2020下半年教科总结

        2020年下半年朝阳小学教科工作小结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下半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活动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务实创新,不懈进取,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播种科研精神于细微之处。

为了使教育科研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为了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我校以读书活动、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书香浸润阅读是教师应有的生活状态。本学期为了更好的推进教师专业阅读,学校一如既往为老师们购置教育教学专著,并要求老师积极阅读相关的教学刊物,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促进专业素养的发展。成功创建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基地

专业引领学校努力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听课活动,于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赴苏州大学参加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领会、理解、把握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把专家讲座与一线的名师的指导相结合,发挥其优秀经验的辐射作用。以管理及教学新理念和新思考等为交流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探讨,使学员在交流分享中解除疑惑和难题,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以名师现身说法,与名师面对面,思考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通过培训,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教师提升专业知识,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益;促使教师尽快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积极营造全员参与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课堂实践学校组织各科老师参加课堂展示课活动,活动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听课活动,并针对展示课写好评课意见和心得体会,相关教研组还要根据展示课的内容进行教研活动,将教学反思更进一步,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也彰显了我校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同时还鼓励年轻老师外出执教公开课,在课堂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邵馨漪、张勇华老师在昆山市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少年闰土《父爱之舟》获老师与专家的一致好评。承办了教科一苏州市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展示活时金怡、谢羚毓、冯思怡三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公开展示课。

二、收获科研成果在日益积淀。

课题研究继往开来。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继续组织、带领全体教师深化课题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十三规划课题《小学楹联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有条不紊地展开研究工作开展校级楹联展示沙龙活动、楹联诵读活动、楹联绘画、手抄报编写活动,四1)班同学的《吟诵楹 传承经典》获昆山市朗诵比赛一等奖。同时积极开展楹联校本教材编写工作,楹联相关论文撰写工作,楹联文化文献资料研究工作。邵馨漪老师在昆山市小学教科研基本功(文献研究)竞赛中《楹联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综述》一文荣获一等奖。

个人课题百花齐放。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呈现百花齐放的相貌。2位老师的昆山市级个人微型课题顺利结题,5位老师针对自己的个人课题积极展开研究,这不仅推动个人课题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研究硕果累累鼓励发动教师积极撰写课改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并及时进行评比、交流,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加大学校工作的宣传力度。徐洁洁老师的《小学仿写式写作教学初探》,冯思怡老师的《浅谈楹联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时金怡老师的《楹联文化进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钱琰铭老师的《语文学科渗透楹联教学初探》,司马芸老师的《浅谈在童谣中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等9篇文章发表于省级刊物;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陶研会第十行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其中邵馨漪老师《捧着一 书写多、张勇华老师《构建民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等四篇论文获二等奖,邵琦老师《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尹艳老师《小学数生活教学策略浅析》、时金怡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开爱的教策略浅析篇论文获三等奖;组织参加苏州市优秀陶研论文评选活动,其中朱宇洁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张勇华老师《慢慢享受生活,慢慢懂得习作》获得一等奖,张春英老师《民主,让学生做晨会的主人》、邵馨漪老师《基于陶行知民主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研究》、钱瑛老师《疫情时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价值和运用等五篇论文获二等奖,王清老师《寓爱于  润爱于心》获三等奖组织参加苏州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朱菊老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有效性》获得一等奖,张勇华老师《网情深打造高效自学新方式》获二等奖,徐佳老师《浅谈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获三等奖;组织教师参加江苏蓝天教学设计竞赛张春英、王清老师获得一等奖,赴苏州参加微课比赛。

一直以来,教科室始终以增强服务能力为核心,始终把师德建设挺在前面、干部管理放在眼前、教师发展抓在手里,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正在加快形成。

三、展示校园风采递蓬勃能量。

学校积极进行特色教育,努力向全体师生以及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展现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活力。积极构建富有学校个性的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服务学生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形一校多办学格局,展示我校朝气蓬勃的活力,向社会各界传递着股股正能量。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会把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不足之处积极改正,促使我校教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网站首页    课题中心    基本情况    2020下半年教科总结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