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教科室工作计划
2021年下半年朝阳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教”战略,营造以教育改革和课题研究为特色的学校科研文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教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归宿;坚持教科研发展方向,让师生课堂行为充满活力,充满智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营造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日常性研究。
2.不断完善学校教科研方式,使教科研活动系列化,追求实践层面的科研创新。
3.积极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使科研管理规范化,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4.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深度教学真正发生,构建“三环四步”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
5.继续做好“十三五”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使课题结题工作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6.继续积极开展省级规划课题与实践研究工作,以精品课题的要求,按期完成“十四五”课题各项研究与实验任务,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7. 进一步推进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力求把微型课题研究做细做实,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下一代。本学期,继续做好教师读书活动。坚持: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
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
3.读与写相结合。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更新教育理念。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加强联盟学校间的研讨,拓宽教育视野。
2.营造学术氛围。开展校本教研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教学沙龙活动等形式。积极构建以“任务单”为抓手的“导学、自学、互学”的“三环四步”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行“个人钻研、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的三结合,让全员共同参与各项科研研究。把课题研究、教学研讨与校本培训、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评优、培训与小型竞赛相结合,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深入课堂教学。继续在教研组活动中推广课堂观察研究,以省级课题《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小学深度教学研究》研讨课为平台,以主题观察和自我观察为课堂观察主要形式,观察课堂,发现问题,改进课堂。把深度学习理念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化有效备课这个前提,突出深度课堂这一重点,突破有效训练这个难点。倡导行动研究,在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努力开展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活动。
4.反思与总结。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反思与总结形成文字,积极向核心教育刊物和主流评比活动投稿,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以学校主课题为引领,继续做好“十三五”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由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领导组内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工作,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转化为成果。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学期研究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各课题组健全科研工作例会制,结合常规教研活动,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努力营造课题组内健康、向上、竞争、求实的教科研氛围,人人做到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把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自己的份内之事,认真参与课题研究各个阶段的工作,踊跃参加课题沙龙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和学术论文。
2. 提高各类教科研用表记录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教科研用表,是为了准确记录教科研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各类用表应完整填写并及时完成上交教科室,由教科室统一管理。
3.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课堂,因而教师要人人都能成为科研的主体,每一个课堂都能成为研究的基地。市级以上课题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每位教师都要强化“教师人人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意识,根据所教学科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
4.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学期教学计划。要求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五)提供有效平台,促进交流推广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利用教学博客,校园网络、群、学校网站进行资源共享。
九月份
1.制订学校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校本培训计划
2.开学会议:教师教科研工作布置。
3. 青年教师课题计划撰写指导。
十月份
1.专家听课评课指导。
2. 开展“我的教育故事”系列活动。
3.组织撰写论文,参加论文评比和投送发表。
十一月份
1.开展课题课题研讨活动。
2.编辑校刊《朝阳教育》。
3. 组织撰写论文,参加论文评比和投送发表。
十二月份
1.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
2.完成《朝阳教育》编辑制作。
3.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一月份
1.撰写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2.做好教师教科研工作绩效考核。
3.组织撰写论文投送发表。
4. 布置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案例评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