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昕)《快乐读书吧》教案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快乐读书吧
1. 导入,走进红楼
1.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的张老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出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三张)
同学们,这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剧照,你认识这三个人物吗?
生1:老师,我看过这个电视剧,第一个师端庄大方的薛宝钗
生2:第二个是叛逆乖张的贾宝玉。
生3:第三张是林黛玉,她总是多愁善感。
师:看来大家对《红楼梦》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跟随着张老师的脚步,一起来品读《红楼梦》,感受中国审美文化精粹结晶的无穷魅力吧!
3. 师:同学们,你们对《红楼梦》了解多少呢?
生1:妈妈告诉我,《红楼梦》还有一个名字叫《石头记》。
生2: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了解到,《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生3:在学习《红楼春趣》的时候老师曾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师:是的,我们在阅读名著前,就可以像这三位同学一样,通过询问师长、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初步的了解。
(二)读回目,了解故事内容
1. 师:你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什么体裁的小说吗?没错,它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各章节称为“回”或“节”(出示图片)。少的有十几回(出示图片)比如:,几十回(出示图片)比如:,多的有百余回(出示图片)就像《红楼梦》共有一百二十回。
2. 师:通过阅读回目标题,我们也能了解到这一回的大概内容。课前张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提前浏览了《红楼梦》的目录,你能选择其中一个回目来说说讲了什么故事吗?(出示图片)
生1:我知道第三回讲的是林如海托贾政帮忙给贾雨村谋职。林黛玉进了贾府,贾母很怜惜她。
生2:我知道第二十七回讲了薛宝钗在滴翠亭戏蝶,还有林黛玉葬花的事。
生3:我知道第四十一回写的是贾宝玉在栊翠庵喝茶,刘姥姥喝醉后睡在了怡红院的故事。
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章回体小说中,有些是一个回目一个故事,就像刚才几位同学所说的那样。有些则是几个回目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第三十九回到第四十二回,都讲的是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出示图片)
3.师:细读回目标题,我们可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这是阅读章回体小说的一种有效方法。(板书:读回目 了解主要内容)
(三)借图示,理清人物关系
1.师:目录是书的提纲,情节是一本书的支架,人物点缀其中。你知道《红楼梦》一书中有多少个人物吗?据统计,全书有姓名称谓就有七百三十二人。
2.师:《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三个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他们两情相悦,而且有着木石前盟。
生2:贾宝玉和薛宝钗是表姐弟,他们之间有着金玉良缘,最后宝钗嫁给了宝玉。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描述,张老师画了一张树状图,看,是不是更清晰明了了?借助图示,能帮我们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读懂《红楼梦》。
出示红楼梦关系图。
4. 品妙语,丰满人物形象
1.师:《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楹联就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楹联在《红楼梦》中不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更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2.花魂点点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黛玉住的湘潇馆,去认识一下故事中的林黛玉吧!这是一幅描写林黛玉的楹联,谁能来读一读?
生1: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师:这一联出自第二十六回《蘅芜苑设言传密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黛玉夜探宝玉居住的怡红院,恰巧宝钗在此,闹气的小丫头又不给黛玉开门,黛玉就多了心,在门外悲悲戚戚呜咽起来。这幅楹联写出了怎样的林黛玉?
生2:一个寄人篱下、心细敏感的林黛玉,她会因为一些小事多心、难过。
师:你能读出这幅楹联中黛玉的敏感忧愁吗?
生2: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师:《红楼梦》中还有不少片段描绘了黛玉敏感多心的形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3:这个片段写的是周瑞家的给黛玉送宫花,黛玉的话语体现出她的敏感多疑,有一种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3.花影不离身左右
鸟声只在耳东西
师:你说得很到位。再看这一联,“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这幅楹联安排在黛玉吟诵《葬花吟》时,请你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生1: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拢红麝串)
师:从中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黛玉?
生2:林黛玉总是多愁善感的,她怜惜落花,专门为落花寻找一处干净的安身之所,她通过葬花来舒缓自己的愁绪。
4.香魂一缕随风散
愁绪三更入梦遥
师:看来你对林黛玉的形象理解得很深入。再来读一读这一联:“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现在,林黛玉的香魂已经随着一缕微风飘散了,你能猜到这是在描绘有关黛玉的什么场面吗?
生3:这是在描绘黛玉死亡的场面。
师:黛玉泪尽身亡的场面真令人痛心啊!你能读出这种悲痛的叹息吗?
生3: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师: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一场悲剧,他们是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叛逆人物,而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则宣告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结局。
5.师:从这些精妙的楹联中我们可以品出林黛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形象。细品妙语,可以帮助我们丰满人物形象,课后请你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来揣摩一下《红楼梦》中其他人物的性格吧!
(五)回顾总结,推荐阅读
1.引导回顾:这节课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阅读《红楼梦》?
读回目 了解主要内容
借图示 理清人物关系
品妙语 丰满人物形象
2. 叹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大家在阅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时候,都可以用上这样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吧!
板书设计: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读回目 了解主要内容
借图示 理清人物关系
品妙语 丰满人物形象
《红楼梦》以荣国府为舞台,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史。是一部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歌颂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