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朝阳】生命教育 人道伴行

 

 

红十字会博爱周

 
 

 

5月8日 - 5月15日

今年的5月8日是第75个“世界红十字日”,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高度评价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红十字会,了解红十字会。

一、红十字会由来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的痛苦而积极工作,并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履行法定职责,发挥其在人道领域的政府助手作用。

 

二、红十字会精神

人道

博爱

奉献

 

三、红十字会主要工作

 

 

“三救”

 

应急救援

中国红十字会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志愿服务,一专多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救援队建设原则,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全面推进救援队组织体系、工作机制、预案制度、物资装备、保障机制等各项能力建设,逐步形成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救援队布局。

 

人道救助

民生工程始终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相契合,每年例行的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三个一五个送),送博爱、送温暖、送技能、送知识、送医送药、春节期间的博爱送万家、暖春行动等大型活动,加之平时的因灾因病家庭救助等等,红十字会总是奔走在困难第一线,通过走访、物资发放等形式去帮助那些实实在在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重塑信心、重建家园。

 

应急救护

灾难发生时我们伸出援手,灾难发生前我们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一场唐山大地震群众自救互救拯救了数万人生命,如何普及救护知识不仅是对自我生命尊重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红十字会为此建立专业师资队伍,重点突出农民救护培训,以四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的方式,结合各类比赛、大型活动,配合专业教学人体模型,在实践中获得普及和提高。

 

“三献”

 

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收取超过因献血发生必要的交通、误工等成本额度及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

 

造血干细胞捐献

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挽救濒危生命,着实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见证了造血干细胞重燃他人生命的奇迹,5ml的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红十字会为此特地成立义务劝捐队伍,建立专业红十字志愿组织,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举办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活动、大幅度宣传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案例,让更多的民众加入捐献队伍,使他们不再因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解而畏惧、却步。

 

人体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器官捐献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体现社会进步文明的高尚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同学们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是它呵护着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

 

撰稿 | 王敏珍

 图片 | 王敏珍 

排版 | 钱    瑛

审核 | 司马芸

 

2022年6月22日 09:41
浏览量:0
网站首页    校园动态    【缤纷朝阳】生命教育 人道伴行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