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科总结

     

本学期,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2019年工作意见,紧密围抓队伍、提质量、创特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内涵发展的主基调,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全力抓好高效课堂深化、素质教育创新、校本研修推进等工作。不断深化实践问题研究,推动品牌特色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决策、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播种科研精神于细微之处。

为了使教育科研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为了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我校以读书活动、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专业引领学校努力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听课活动,于开学初组织教师参加校际联动校本培训活动,共同聆听吴江区教科室徐炳嵘主任《教师经验总结性论文的选题与撰写》专题讲座。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课堂实践学校组织各科老师参加课堂展示课活动,活动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听课活动,并针对展示课写好评课意见和心得体会,相关教研组还要根据展示课的内容进行教研活动,将教学反思更进一步,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也彰显了我校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同时还鼓励年轻老师外出执教公开课,在课堂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10月份,钱琰铭、韩燕萍老师在苏州十三规划课题开题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忆读书》《不同的季节》,获老师与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收获科研成果在日益积淀。

课题研究继往开来。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继续组织、带领全体教师深化课题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十三规划课题《小学楹联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得到不断推进与落实。组织召开了课题中心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有效分级与落实,主要从小学楹联文内涵解读、实践探索、评价优化、资源建四个要点切入,进行相关研究。本学期起每天中午午读时,全校开展分层诵读,要求本学期低年级诵读一级、中年级诵读三四级、高年级诵读七八级,并1127日开展全校性的考级活动11月,邵馨漪老师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承办的教科一课题进课活动中,对学十三课题《小学楹联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作汇报交流。

个人课题百花齐放。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呈现百花齐放的相貌。组织8位老师积极进行了昆山市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申报活动,张英、王清、张春英、陈虹、徐佳五位老师成功申报这不仅推动个人课题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研究硕果累累鼓励发动教师积极撰写课改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并及时进行评比、交流,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加大学校工作的宣传力度13位老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校同时还注重整理汇编教师的各类论文,对教师的论文进行认真评比筛选,并推荐至各类论文评比,学校老师的论文评比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张勇华、沈婷、朱菊、徐佳、沈妮、钱琰铭、顾逸鸿、邬平平、张春英九位老师获江苏省陶研会第十一行知二等奖;邵馨漪、王清、朱依三位老师获三等奖。张勇华老师获江苏蓝天论文评比二等奖;邵馨漪、徐佳、顾逸鸿三位老师获三等奖。王敏珍钱琰铭王清邵馨漪四位老师获苏州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张勇华、徐佳、沈婷三位老师获三等奖。张勇华老师获苏州市优秀陶研论文评比一等奖;时金怡老师获二等奖;朱菊、王清、钱琰铭、管超越四位老师获三等奖。

三、展示校园风采递蓬勃能量。

学校积极进行特色教育,努力向全体师生以及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展现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活力。积极构建富有学校个性的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服务学生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形一校多办学格局,展示我校朝气蓬勃的活力,向社会各界传递着股股正能量。9月份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六认调研中,教科方面工作获邵馨漪老师执教的《开国大典》一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会把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不足之处积极改正,促使我校教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0年1月21日 16:09
浏览量:0
网站首页    部门信息    教科室    2019下半年教科总结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