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昆山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导,以党的建设为引,以践行四闯四为动,全力完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提升工,着力提升教育发展品,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紧密围抓队伍、提质量、创特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内涵发展的主基调,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科研模式,全力抓好高效课堂深化、素质教育创新、校本研修推进等工作不断深化实践问题研究,推动品牌特色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决策、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做好教师发展研究工作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规范教研活动。

2.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提高教研成效,丰富教研成果。

3.进一步推进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工作。

4.深入苏州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实课题实施过程。

三、主要措施

(一)推进课程建设,追求素质教育新成效

突出课程育人理念,提高课程领导力,推进品质课程建设,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多元化课程支撑。

1.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围绕品质校园建设目标任务,以品质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提升学校课程意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积极组织建立一理念新颖、管理有方、指导得课程管理团队,成为引领学校课程改革、优化学校精品课程的中坚力量。

2.明确课程建设重点。一是强化课程顶层设计意识,坚持系统化思维、规律性把握、项目化推进,以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编制为突破口,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立足校情,厘清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内容选择、实施与评价设计、课程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链条规划,制定出符合校情、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为昆山区域课程规划方案的编制奠定基础、提供素材。二是掌握课程纲要编制方法,以校本课程纲要的编制为切入点,提高课程开发实施能力,组织骨干教师投入到校本课程纲要编制的研究与实践中,学习并掌握课程纲要编制方法和技术,既要编制出科学规范且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纲要,又要为后续基于学科(或跨学科)课程单元(或主题模块)编制课程纲要奠定基础。三是打造课程建设团队,引导教师充分理解课程建设的设计意图,积极参与课程项目实施,通过课程项目推进,打造一支课程意识强、开发实施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为教师群体课程素养的提升、为区域课程专家的遴选奠定坚实基础。

3明确课程建设步骤。制定方案阶段。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人,分解任务、分工负责;面向全校教师作动员,做到人人明确内容,积极主动参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实施阶段。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以学年度、学期、月为时间单位细化落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细致,确保工作进展到位。

4明确年度主要工作。落实课程建设目标任务,持续开展研究苏州市教育科规划课题《小学楹联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十三规划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微演讲校本课程深化研究》。

)服务教师发展,极力发挥科研功能

1.全力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将发展好每位教师作为工作重点,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加大学术研究与指导力度。将学校的和美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点燃教师心中的教育理想和职业情怀。

2.不断规范教育科研工作。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一是继续建设好课题研究,着力于课题研究建设,在做好常规管理落实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教育转型发展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实现学校课题研究转型,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实践改进中的先导作用。二是扎实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鼓励老师们制定个人微型课题,并有计划地开设课题研究实验课展评活动,通过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举行课题研究评优课、撰写科研报告或反思性论文等活动,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普遍提升教科研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水平。三是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秀论文的评比,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继续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具体另见《朝阳20192020学年度校本培训计划》)

(三)改进研究方式,努力提高科研效率

1.加强教育理论培训。一是开展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包括关注导向性评价、研究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关注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二是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品格。三是加强特色项目的研究和创新。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特别是加强教育科研特色项目的研究,提升教育科研品位和社会影响力。

2.积极改进科研方式和研究方法,大力推进校本化研究。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发现问提出问探究问讨论问为模式的行动研究教学问教学设教学行教学反的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本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争取有实践创新的科研成果,从而推动学校发展。

3.寻求科研与教研的结合点。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科研与教研的融合,加强高效课堂的研究和推进,倡有效教,做到课题组与教研组、备课组的有机结合,探寻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的有效方式。关注教师课堂结构和课堂组织形式,鼓励老师研究课堂,研究教学,开看得的研究,积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评比竞赛活动。通过微型课题优秀方案评比、课题研究实验课展评等途径,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探索课课堂的途径和策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5转变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由过去的检查、评价、管理者转变为组织、引领、服务者,通过各种途径,将教研重心下移到教育教学第一线,特别是课堂这一主阵地,实行跟进式教研,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指导,边引领、边服务,积极开展教科研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起与教师的交往互动、合作伙伴的新关系,与教学改革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

(四)加强师资建设,全力打造科研队伍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切实树科研兴观念。坚持服务与引领并举、规范与创新并举、精品与普及并举,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科研的工作。建立必要的导向机制,让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原动力,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手段,是教师成长所必需的实践过程,通过教育科研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用科学的工作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2.认真抓好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以实践培养和专题培训为途径,着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优化教师骨干结构,强化和优化教师培养途径。发挥他们的科研带头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他们指导推进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总结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和创新实践的能力。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成果、著书立说,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今后要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发展中的作用,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探索教育科研与学科建设、网络建设和基地建设相融合,充分发挥已经形成的学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构造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的教育科研新平台,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0年4月21日 16:09
浏览量:0
网站首页    部门信息    教科室    2020年上半年教科室工作计划

栏目导航